這句話最適合我,七年搬八次家的無殼蝸牛。
經(jīng)過一個月的奔波,感謝上帝,終于讓我找到棲息處。
在這次尋尋覓覓的過程中,除了上帝之外,我還要感謝很多朋友。
可能是因?yàn)槁殬I(yè)的緣故,長久以來,我和朋友越離越遠(yuǎn),遠(yuǎn)到連自己都不知道該不該打電話?什么時候打好?會不會帶給他們不便?甚至有時還會擔(dān)心接到電話的朋友會不會不高興?會不會冷言冷語相對?
種種自我幻想的困擾,讓我連拿起話筒的勇氣都提不起來。
我出生在臺北,離開臺北的次數(shù)掐指可數(shù),走出臺北,就連板橋都讓我覺得像走到沙漠地帶;我的意思不是說其他地方不如臺北,而是我的生活圈一向是臺北,其他地方對我來說,人生地不熟,難免讓我有彷徨無助地像走到沙漠的感覺。
不過,這次搬家,我下定決心再次離開臺北,一開始,我還真不知該如何是好?臺灣雖然不大,各地又都有同學(xué)住,可是跟寫作時的心情有些類似,書到用時方恨少,友情也是一樣,常不聯(lián)絡(luò),朋友自然會變少。
幸虧小璐妹妹廣結(jié)菩緣,與人友好,由她出面呼朋喚友……
高雄的美安和楊皮,臺中的景超和國三,臺北的必成和明憲,以及陪著我和小璐一起奔波的師兄,若沒有他們友情贊助,我和小璐不可能順利找到房子。
有朋友的感覺真好,看來我應(yīng)該好好自我反省一番。
千言萬語,總之,謝謝你們,阿里阿多。